今年4月3日,全省首个专司食品药品及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打防工作的专业团队——张学明食药侦工作室在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正式揭牌。
“2022年7月,侦破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2023年8月,侦办一起妨碍药品管理案,现场查获涉案医美产品2万余盒。”……工作室墙壁上悬挂着一件件战果,其背后是经侦民警张学明带领同事们一次次大海捞针地发现、与时俱进地学习、不辞辛劳地奔走。
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张学明会变成另一种样子。一次为了追抓一个贩卖假冒产品的嫌疑人,他受伤缝了30多针,却毫无怨言。
食品药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食药安全底线月,一蛋糕店老板报警称,其购买的名牌酵母发酵效果很差,导致店铺一大批面粉、鸡蛋等原材料浪费,怀疑购入了假冒伪劣产品。
“该品牌酵母市场行情报价为一盒40元左右,报警人购买的价格为20元一盒,还包邮。”张学明向报警人了解情况后获悉。同时,他发现报警人购买的酵母包装上印有品牌二维码,消费者扫描后可进入品牌网站。“正常产品扫码后可在线上积分给予优惠,但涉案产品无法积分。”
顺线深挖,张学明通过报警人买产品的网店搜索有关数据,找到了线下实体店,并锁定了售卖伪劣产品的嫌疑人身份,准备与同事实施抓捕。
民警在店内发现的少量该品牌酵母均为正品。“挂羊头卖狗肉,展示用的正品只是伪装,伪劣产品肯定就在附近的仓库里。”张学明判断。他立即调看门店周边监控,锁定隐藏在附近一小区架空层内的店铺仓库位置。办案民警在仓库中发现了120余箱伪劣酵母,一举打掉一个售卖假冒注册商标产品的犯罪团伙,抓获2名嫌疑犯,涉案金额达10万余元。
“与传统犯罪不同,经济犯罪的特点是手段多样,隐蔽性强,这给调查和收集证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谈及专业,张学明严谨而认线月,武昌区公安分局在工作中发现线索:某快递物流中包含一批假冒知名品牌高档白酒。张学明带队展开调查,迅速侦破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件,抓获嫌疑人5名,现场查获假冒白酒5000余瓶,包装材料10000余件,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
从接到线索到找到制假作坊、抓获涉案主犯,只用了一周左右时间。迅速破案的背后,张学明的一双“锐眼”发挥了重要作用。
“接到线索当晚,我们便赶到涉案快递点,通过摸排物流信息,很快锁定了犯罪分子的制假作坊位置。”张学明回忆。
张学明立即带领民警赶往一处三层别墅楼,查获团伙制假作坊,现场抓获3名负责制作包装寄件假冒白酒的犯罪团伙成员。
“通过对现场小工的询问,我们得知团伙主犯潜伏在幕后,说话有河南口音,主要通过非法通信软件线上联系的方式,向小工们下达指令,极少露面,也从未向小工们透露过其身份。”张学明介绍。
为了弄清主犯身份,张学明带领同事们对面积1300平方米的别墅楼展开地毯式搜查。搜查中,一个房间角落中的垃圾袋引起了张学明的注意。
“打开垃圾袋,里面满是餐饮的包装,还有一张揉皱的剃须刀快递单。”张学明介绍,通过对收件人的追踪,民警发现其收件地点为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紧邻河南。由此,团伙主犯丁某很快落网。
妨害药品管理罪是《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的罪名。2022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3年8月,武昌区公安分局发现线索,一伙不法分子购入多种非经批准进口且在境外未合法上市的肉毒素等非法美容针剂、医疗器械,利用互联网途径层层分销。
张学明和同事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消费的人在使用相关医美产品后出现不可修复的损伤。
“不法分子在既未取得国家药监部门的批号及许可,也无正规的进货渠道和销售发票的情况下,高价销售境外医美产品和医疗器械。”张学明介绍,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和同事们并未因此前从未办理过妨害药品管理案件而畏难,相反,他带领同事一面联系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探索相关法规,一面联系省食品药监管理局,系统学习相关领域案件侦办中的认定标准及药品学知识。
在不断学习中,张学明带队成功办理这起妨害药品管理案件,捣毁涉案窝点2处,抓获嫌疑犯6名,现场查获涉案产品2万余盒。
2023年12月,武昌区公安分局探索组建张学明食药侦工作室。该工作室试运行以来,先后破获16起食药领域犯罪案件。张学明带领同事们总结提炼的“四定导侦”“五步深挖”等打击食药领域犯罪先进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